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开云(中国) > 行业新闻
创新带来“一亩山万元钱” 浙江打造林业全产业链促农增收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6-08-22      浏览次数:2521次
  坚持了十多年,浙江松阳吴山头村的吴晓元终于等来回馈:2002年开始种植香榧小苗,四年前香榧产值只有3750元,今年产值保守估计也有9万元。
  记者从浙江全省林业推进低收入农户增收现场会上了解到,2015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林业纯收入3219元,林业对林农增收贡献率达到22.5%,今后将在精准帮扶过程中继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促农增收 对山区精准帮扶离不开林业
  在松阳,吴山头村是香榧产业发展和政策扶持引导的一个样板和缩影。据了解,该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半亩。在当地,过去抛荒的山头和房前屋后都种上了香榧,香榧树促农增收的效益日益显现,俨然已经成为当地百姓的“绿色银行”。
  相比平原地区,像吴山头村这样的山区和半山区发展相对滞后,低收入农户相对集中。林业在扶贫开发、低收入农户增收中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截至2016年,吴山头村已经投产的香榧树共有700多株,今年产值预计可突破30万元,人均增收将达1100元。
  去年,浙江26个“欠发达县”整体摘帽,4600元以下绝对贫困现象全面消除,提前打赢脱贫攻坚战。根据浙江省农办近期对原“4600元以下”农户再核查结果,确定了脱贫基础不够扎实对象共48237人,并补入一批因病、因灾等因素致贫的对象23890人。今后,浙江将对这72172人继续加大精准帮扶力度,通过推进山区林业发展等方式继续促农增收。
  把盆景变风景 “一亩山万元钱”不是梦
  松阳“香榧致富”就是因地制宜、因户制宜促农增收的活样板。但是,一些地方没有把生态优势很好地转化为生态经济优势;一些低收入农户还“捧着金饭碗找饭吃、等饭吃”;一些地方的产业扶持政策、帮扶机制、山区基础设施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发挥林业在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中的重要作用,把促农增收的“盆景”变成随处可见的“风景”,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林业特色产业,结合当地实际找准市场定位和需求。
  记者了解到,浙江将大力推进林业全产业链建设,加强林产品品牌整合,做大做强产品品牌,抓住电商换市新机遇,大力发展森林休闲养生业。同时,深化林业经营体制改革,支持推进低收入农民林地、林木承包经营权,发展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增加低收入农户的财产性收入。
  “毛竹盖一盖,收入一万块”。目前,浙江林业部门已经总结出十大“一亩山万元钱”林业科技创新模式,通过高效生态种植的香榧、甜柿、铁皮石斛、竹林套种竹荪等,可以实现亩产一万元甚至两万元、五万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