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开云(中国) > 行业新闻
重大林木蛀干害虫——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梁希科技二等奖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网      发布日期:2015-12-14      浏览次数:3481次
  中国林业网12月14日讯 在第六届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中国林科院森环森保所杨忠岐主持完成的“重大林木蛀干害虫——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获得二等奖。
  该项目研究清楚了栗山天牛的生物学、生态学和发生规律,为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统调查了该害虫的天敌资源,发现了白蜡吉丁肿腿蜂(新种)和花绒寄甲这2种主要天敌,以及栗山天牛跳小蜂等12种其他寄生蜂(包括9个新种);研究了白蜡吉丁肿腿蜂和花绒寄甲的寄生行为学、寄主专化性;发现了花绒寄甲寻找、定位寄主的化学信息物质。攻克了花绒寄甲、白蜡吉丁肿腿蜂人工大量繁殖的技术难关和林间释放防治技术,使花绒寄甲的产卵量增加了83倍,研究出大面积天敌释放防治技术,并研究清楚了天敌的持续控制机理,这些都属于创新性研究。研发出诱杀栗山天牛成虫的专用黑光灯和食物源引诱剂,诱杀栗山天牛成虫效果显著,共诱杀栗山天牛成虫57.66吨,在短期内控制了该害虫的虫口数量,利用黑光灯诱杀天牛类蛀干害虫国内外还没有先例。研究集成出栗山天牛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成虫期利用专用黑光灯和引诱剂诱杀,1-3龄低龄幼虫期释放白蜡吉丁肿腿蜂,4龄以上的中老龄幼虫期和蛹期释放花绒寄甲进行生物防治。
  该成果整体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对天牛类蛀干害虫的防治一直是国际国内的难题,本项目经过12年刻苦攻关,提出了无公害防治的新思路新策略:抓住栗山天牛成虫期暴露在外生活的关键时期,研制出防治成虫有效技术先诱杀大量成虫,使其后代种群数量大大降低后,再释放、利用天敌昆虫进行生物防治,达到在短期内控制栗山天牛的目标。研究集成出无公害防治栗山天牛技术,解决了国内外多年来没有解决的天牛类害虫的防治难题,不但为我国,也为世界上其他国家防治天牛类害虫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技术。申请国家发明专利3项(1项获授权);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2项获授权)。完成和发表论文76篇(其中SCI论文13篇)。
  该项目共推广防治221.8万亩,占总危害面积的50% 以上,吉林省发生面积下降了82%,辽宁省下降了31.6%,内蒙下降了74.7%,控制了栗山天牛的危害,挽回木材损失价值达79.34亿元,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是国家林业局公布的全国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自90年代初起在我国东北林区暴发成灾,主要危害辽东栎和蒙古栎,重度发生面积426.4万亩,受害树干中虫道纵横交错,枝枯叶凋,林内倒木遍地,造成重大危害,是东北林区危害最严重的毁灭性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