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开云(中国) > 行业新闻
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打造“中国森林药谷”
信息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5-10-28      浏览次数:3822次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界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大战略构想,为中药国际市场的开拓带来了新的历史机遇。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中药类贸易额为7.81亿美元;到2014年,这一数字上升至25.43亿美元,增长了2.26倍。
  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黑龙江大兴安岭加格达奇林业局党政班子确定了保护、采集、种植栽培、生产经营森林中药材的发展思路,并逐步走上了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中药材种植多方共赢
  听到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消息,古利库森林经营所主任、“北榛莲”中药合作社社长王兴发异常激动:“中医中药即将迎来发展的大机会,市场需求必将急剧攀升。”
  古利库经营所早在2011年就成立了中药合作社,从事人工改培野生中药材、种植栽培中草药。建社初期,职工对发展中药材的前景认知不清、热情不高。后来,一件发生在身边的真人真事儿使得全所职工对种植栽培草药的价值刮目相看。
  古利库经营所瞭望员于佳林曾因一场大病负债。经营所为照顾他的生活,将瞭望塔周边3公顷的金莲花承包给他经营管理。经过两个防火期后的人工改培,生产出的金莲花品质极好,干药材卖到每公斤220元。靠卖中药材,于佳林不仅还清了债务,还买了一台价值11万元的皮卡轿货两用车。
  在于佳林的示范带动下,中草药种植在古利库经营所的沟系林间迅速推广,“北榛莲”中药合作社也扩大到7个联合体37名社员,共人工改培各类野生中草药材8000多亩,种植栽培中草药材13个品种7717亩。2014年,全国各地的药商纷至沓来,合作社仅生产中药材金莲花一项就实现产值252万元。
  王兴发说,这些药用植物根系发达,还有固土、滤水、保护生态的作用,可谓经济效益、景观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多赢的产业。
  “人参谷”蕴藏亿元财富
  林上树木郁郁葱葱,林下山参苗茁壮成长,这里是加格达奇林业局多种经营公司的“人参谷”。
  站在谷里,黑龙江大兴安岭北药学科带头人、加格达奇林业局多种经营公司副经理马俊莹介绍说,“人参谷”栽植的400多亩“林下参”“移山参”完全是在野生环境下种植栽培的,现在已有4年苗龄。这两种人参生长期为7年-12年,可分期收获。加格达奇林业局多种经营公司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建设人参和其他中药标本馆,制作浸渍标本100多个品种120多份,蜡叶标本56科200种3000多份。为保证人参和其他中药材品质,他们还建立了寒温带中药材动态监测及信息服务站。经过4年多的精心管护,人参防冻、防虫、防鼠害等诸多技术问题一一得到解决。
  谈到销售收入,马俊莹略有保守。他说:“2014年,‘园人参’每亩产值约为12万元。‘林下参’‘移山参’的经济效益预计是‘园人参’的5倍,这400多亩的产值就要以亿元计了。”
  “中国森林药谷”不断成长
  被誉为“中国森林药谷”的加格达奇林业局施业区总面积1449.15万亩,森林覆盖率64.58%,孕育着1144种野生中药材,年可采集3000吨,人工种植栽培中药材到采收期年可采量超过4000吨。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在加格达奇林业局考察后说:“这里没有工业污染源,水土和大气保持着较好的自然状况,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且高纬度特殊的气候特征对中药材的生长和药性累积都非常有利,具有中药材种植栽培的优势条件。”
  数据见证着“中国森林药谷”的成长。截至今年10月,加格达奇林业局已建立森林药材种植示范基地10个,建立了总面积1000亩的寒温带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和寒温带道地药材种子种苗生产繁育基地,引进野生道地药材100余个品种,育苗600余亩,完成北药种植栽培5万亩,野生药材集约化经营5万亩。
  2014年,加格达奇林业局中药材产量达1200吨;今年1月到10月,这个局中药材产量就已经超过了1500吨。绿色的生态环境孕育了高产量、优品质的中药材,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中药材企业和研究机构前来合作。
  加格达奇林业局副局长李勇说:“现在,我局森林中药种植栽培合作社、联合体已经有18个,参与其中的干部、职工有1800多人。相信再有5年时间,我局种植栽培中药材能达到20万亩,野生集约化经营中药材达到15万亩。”